江苏省科技服务社会“校企联盟”行动动员大会在宁召开
为贯彻落实最近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国家科技部、教育部等七部委“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总体要求,充分调动优势科技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广泛地动员广大科技人员走向社会、走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4月3日上午,省科技厅、省教育厅在南京联合召开“江苏省科技服务社会‘校企联盟’行动动员大会”。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来自全省120所高校、32所科研院所、110多家省内高新技术企业及省辖市科技局和部分省外高校的主要负责人等近500人参加了会议。会上,省科技厅厅长朱克江对“校企联盟”行动作了动员部署,省教育厅副厅长殷翔文就全力发挥全省高校优势、迅速投入“校企联盟”行动作了讲话。会议印发了《江苏省科技服务社会“校企联盟”行动实施方案》,部分已对接“校企联盟”的高校院所和企业在会上进行了签约,5家高校院所和科技人员的代表就科技服务企业服务社会进行了大会经验交流。
会议明确,这次“校企联盟”行动是江苏响应国家有关号召,推进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一面旗帜,是当前形势下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有效组织形式。通过实施“校企联盟”行动,促使科技服务社会从组织形式、服务方式、支撑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实现由个人行为向组织行为,由部分高校院所科技人员的合作向覆盖全社会的合作,由单纯的项目合作向联合研发、建设平台、成果转化、人才交流,由短期的项目和单位合作向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建设长效机制的“四个转变”。
“校企联盟”行动的先期目标是组织动员江苏境内120家高校、70家院所的主要学科(方向)及研发团队与省内2000家企业结对合作,引导100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企业、投身经济建设第一线,建成2000多个“校企联盟”。“校企联盟”将采取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种形式,包括:一个高校院所的单个学科(领域)或团队与一个企业结对,实施科技服务;一个学科(领域)或团队面向多个企业服务;多个高校院所的一批相关学科(领域)或团队集成服务于一个企业或一批企业,形成产学研合作的大联盟;也包括省外乃至海外的高校、科研机构与江苏的企业建立合作联盟;还包括高校院所服务农业,与县、乡(镇)、村合作,建立各类农业科技基地和园区;还可以是高校院所的学科团队与地方或高新园区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基地和联盟等等。“校企联盟”主要任务有:一是以企业需求科学研究,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技术新产品;二是在企业中转化高校、院所科研成果,促使产品升级;三是共建各类研发和服务载体,为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科技支撑;四是向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改善生产方式,提高管理水平;五是为企业培养研发人才、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员。“校企联盟”行动在前期策划、筹备阶段,得到许多高校、院所的热烈响应,积极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与企业联系对接。截止目前,高校、院所先期已排出2800多个团队与1600多家企业进行了意向性对接,即将正式建立“校企联盟”,进展非常顺利。动员大会后,各“校企联盟”将正式启动运行,广大科技人员将奔赴企业、农村一线,深入开展各类科技服务工作。
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说,江苏十多年来不断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和宝贵经验,在开展产学研合作、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发挥科技支撑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为全国树立了很好的典范。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障碍和困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先后出台扩大内需十大举措、十大产业调整规划、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战略决策,经济应对金融危机。张来武高度赞扬江苏科技界不愧为中国科技界的铁军,对“校企联盟”行动给予极高的评价。他说,江苏“校企联盟”起步早、进展快,是江苏及时落实国家一系列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战略部署的一项重大举措,体现了“打破常规、依据需求、尊重机制”三项重要特色,必将迅速推动江苏科技创新迈上跨越式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张来武表示,科技部将继续高度关注江苏“校企联盟”工作,相信江苏广大科技人员一定会在“校企联盟”具体工作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为应对金融危机、推动江苏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再立新功。
曹卫星副省长在讲话中说,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创新型省份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载体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扎实推进产学研合作,极大调动了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批产学研合作重大成果涌向企业进行转化,催生了一批高技术新兴产业,有力推动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过去三年,有5万多名科技人员到10万多家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6000余项,转化科技成果15000多项,使我省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2008年我省企业专利申请量跃居全国首位。实践充分表明,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是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科技和经济融合、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曹卫星强调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实体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和重大考验,企业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面对严峻形势,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充分释放我省丰富的科教资源,大力开展“校企联盟”行动,广泛动员和引导科技人员主动服务企业,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加速转型,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企业平稳较快发展。他强调,高校院所是科技服务社会的主力军,是实施“校企联盟”行动的重要主体,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按照“打破常规、整合资源、主动对接、创新机制”的思路,构筑全方位、高层次、可持续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激发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校企联盟”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广大科技人员要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坚决响应中央号召,迅速行动起来,把服务基层和企业作为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自觉行动,发挥专业强项,带着技术和成果,带着知识和经验,带着满腔热情和奉献之心,针对企业的技术需求,联合开展研发攻关,帮助企业创新技术、改善管理、完善研发体系、推进成果转化,帮助企业攻克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帮助企业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工艺新产品,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为企业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要把自身发展与服务企业结合起来,在服务中解决实际问题,在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
此次大会的召开,将进一步在江苏大地营造出科技服务社会的浓烈氛围,引导高校院所及其广大科技人员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应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对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江苏应对金融风暴,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1、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
2、副省长曹卫星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
3、省科技厅厅长朱克江对“校企联盟”行动作了动员部署。 |
4、省教育厅副厅长殷翔文就全力发挥全省高校优势、迅速投入“校企联盟”行动作了讲话。 |
5、部分已对接“校企联盟”的高校院所和企业在会上进行签约。 |
6、东南大学副校长沈炯作大会经验交流发言。 |
7、南京大学任洪强教授作大会经验交流发言。 |
8、会议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