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援建:无私大爱构筑绵竹美好未来
----省教育厅组织中央暨江苏媒体赴四川绵竹采访报道地震周年
我省教育援建情况
一年前的5·12大地震,震动了中国,震撼了全世界。一年来,灾区的群众生活过得怎么样?校园恢复重建如何?我省第二批52名支教教师工作生活得怎样?绵竹灾区学生还需要哪些帮助?……这些都深深牵挂着省教育厅领导的心。
在抗震救灾一周年到来之际,省教育厅组织中央暨江苏媒体赴四川绵竹采访报道地震周年我省教育援建情况。厅领导对此次集中采访活动高度重视,沈健厅长专门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我省教育援建宣传报道工作;祭彦加副厅长在记者临行前看望慰问大家,对采访报道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中央暨江苏媒体在四川绵竹教育局召开新闻采访座谈会,
绵竹市教育局全体局领导、支教教师代表、支教教师所在学校负责人参加座谈。
5月6日下午,由省教育厅办公室、厅对口支援办公室负责人带队的中央暨江苏媒体赴四川绵竹教育援建新闻采访团出发赴绵竹。新华社江苏分社、新华日报、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江苏教育电视台、江苏教育报刊社和江苏教育门户网站10余名记者,在为期4天的采访过程中,深入绵竹市的九龙学校、土门中学、金花学校、汉旺学校、紫岩小学、富新小学、南轩中学、清平乡小学和南通市对口援建新市镇指挥部等实地采访,接受此次采访和参加座谈的老师、学生达60余名。江苏援建指挥部总指挥梁学忠,绵竹市委常委、副市长侯光辉在接受媒体集体采访时,对江苏教育援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江苏援建指挥部总指挥梁学忠说,江苏已经由硬件援建转移到全面援建上,并着重在提高绵竹市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来自江苏的支教教师把对绵竹的爱深深地烙在课堂上。
绵竹市委常委、副市长侯光辉请记者转达51万绵竹人民对江苏人民的感激之情, 并表示,绵竹市的教育事业在江苏的帮助下,一定会走在四川省前列。
——第一时间捐款捐物:5·12大地震发生后,江苏教育系统迅速行动起来,踊跃向灾区捐款捐物。全省教育系统累计捐款3.04亿元,其中“特殊党费”5905万元。省教育厅机关第一时间向四川省教育厅捐款100万元,帮助灾区救援和校园重建。
——接受四川灾区学生到江苏就学:省教育厅实行了“零障碍”入学、“一揽子”免费和“全覆盖”安抚工作,累计安排5413名灾区学生到江苏借读, 确保他们学习生活无忧。
——选派优秀教师赴绵竹支教:2008年7月17日,省教育厅选派首批58名优秀教师到绵竹进行半年支教。2009年2月6日,第二批52名优秀教师有到绵竹进行为期半年的支教。支教教师怀着对灾区学生的深厚感情,冒着余震的危险,克服重重困难,精心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为当地教师培训,学校教学管理做出了显著成绩,得到了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赞誉。记者在采访中,深深为我省两批110名支教教师作出的不平凡事迹而感动,为他们敬业乐业、默默奉献把爱心和知识传授给灾区学生而敬佩,更为他们做出的成绩感到自豪和骄傲。
来自常熟市第一中学支教教师陆佳雨正在土门中学为初一、二班同学上音乐课,一曲优美的《茉莉花》,抚平灾区孩子的心灵创伤。
在南轩中学初一(1)班宽敞明亮的板房教室内,来自南京江宁区桃红中学的姚应平老师正在给同学们上政治课。尽管挎着一只“小蜜蜂”(南京教育系统捐赠灾区学校的小型扩音器),姚老师的喉咙还是有些沙哑。
金花学校鼓号队练习的时间又到了。四年级的潘丽丽同学早早拿出小鼓,兴奋地和伙伴们练习起来,低年级孩子蹲在地上仰着头,透露出无限羡慕之情。常州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来支教的陆永新说:参加鼓号队对抚慰灾区孩子的心灵是最好的礼物。
——帮助灾区恢复重建校园:我省援建绵竹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援建项目43个,已经开工建设的有37个,竣工16个,投资金额14.7亿元,今年秋季开学前,除少数学校外,绝大多数学校全部交付并投入使用。在云雾缭绕,层峦叠嶂乡镇,江苏援建的学校宛如奇葩,是那么的美丽,校园亦然成为灾区最美丽的风景线。
站在九龙学校板房教室里,孩子们天天盼望着对面新教学楼早日竣工,这漂亮的新校园承载着灾区人民的梦想!
在云雾缭绕的清平乡,江苏援建的学校宛如奇葩,是那么的美丽,甚至比有些江苏的学校还好。
——开展“一对一、手拉手”友好学校结对活动:省教育厅提出开展与绵竹市对口建立中小学、幼儿园“一对一、手拉手”友好学校结对活动以来,13个省辖市和7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县级市(区)都组织了重点中小学、幼儿园,与绵竹市20个对口援建乡的85所中小学、幼儿园结成友好学校,目前,绵竹市80%的学校已经和江苏学校建立了“一对一、手拉手”关系。南通市教育局与绵竹市教育局签订了《2009-2012年教育对口援建协议》,启动教师培训双百工程,绵竹市中小学100名校长和100教师到南通相应学校挂职学习锻炼,南通每年暑假将选派20名左右名师、名校长赴绵竹进行教师专题培训。
……
在绵竹期间,记者们看到了无数爱与坚强的感人场景,听到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时代最强音,一次又一次地撕扯着我们本已悲怆的心,一次又一次湿润着我们本已发红的眼睛……
绵竹市教育局局长唐建成在接受采访时,用“感谢、感动、感恩、感悟”表达对江苏人民的心声,他说,感谢江苏人民的关心和支持,尤其是感谢江苏教育系统的巨大帮助,上到绵竹市长,下到绵竹市普通百姓都发自内心的感谢江苏人民;感动,江苏的支教教师要比当地教师付出的多,不但要克服生活和气候上的不适应,还要每天从早到晚超负荷的工作,很多支教老师的嗓子都沙哑了,身体也消瘦了,很多支教老师在超负荷上课的同时,还为当地老师上示范课、公开课,把江苏先进的教学理念传授给我们,这对我们今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这是一幕幕让人感动的画面;感恩,绵竹人民是知恩图报,有恩必报的,永远也不会忘记江苏人们的支持;感悟,绵竹是西部一个小城市,江苏支教老师的到来为我们注入了清新的空气,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利用支教和“一对一、手拉手”结对机会,把江苏教育大省的优秀教师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教学技能学到手,提高绵竹市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绵竹市教育局局长唐建成在接受采访时,用“感谢、感动、感恩、感悟”表达对江苏人民的心声。
4天来的采访结束了,但绵竹灾区人民的“坚定、坚强、坚忍不拔,敢想、敢拼、敢为人先”的精神深深的感动着我们!
(王善勇 发自绵竹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