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陈希副部长一行考察江苏高等职业教育
9月3日,教育部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召开江苏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陈希、部长助理林蕙青、直属高校司巡视员陈志龙、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桔、政策法规司办公室主任廖舒力和高职高专处处长范唯等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主持。
座谈会上,陈希副部长对江苏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陈部长指出,江苏的高职教育不仅办得早,而且办得好,积累了很多经验。江苏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成效令人振奋,在全国具有“领头羊”的意义。他强调,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强国征程作用巨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符合我国的发展方向和国情,也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人民的愿望。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理念已渐趋成熟,发展态势良好,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一线人才。我们一定要认识到,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替代的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与中职教育、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的差异性,正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优势所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坚持开放性,要与企业紧密结合,走出一条自己独特的发展之路。
在谈到进一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时,陈部长指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要着力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从宏观层面把握好结构性问题。要通过政府引导,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出发,不断优化办学结构和专业结构。其次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要科学、准确、清晰、具体,要注意与本科、专科、中职相区别,要注意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改革培养模式,优化培养体系。第三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双师”特点,保证科学的师生比。要关注教师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效整合,培养一批“高工级教授”。第四,要注重办学基本条件建设。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校企融合,吸纳优质资源,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第五,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信仰,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具有优秀的“社会人”和“职业人”必备的素质。第六,要注重职业教育管理的建设与改革,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丁晓昌副厅长代表省教育厅介绍了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丁厅长指出,江苏的高等职业教育紧贴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提高劳动力素质、满足现代化产业人才需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成就。主要表现在:率先创建了高职教育新体系;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能力显著提升;高等职业教育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建设了一批高等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丁厅长还指出下一步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思路: 进一步推进基础能力现代化,夯实江苏高职教育发展基础;进一步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化,提升江苏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进办学主体多元化,激发江苏高职发展新活力;进一步推进发展模式集约化,增强江苏高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提升江苏高职教育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推进院校管理科学化,提升高职院校的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办好“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发展健康、水平一流、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富民强国、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全面实现小康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戴勇、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朱洪生、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单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邓志良、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华桂宏和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旭翔等分别结合各自院校的发展,从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素质教育、创业教育等方面畅所欲言,并对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座谈会前,教育部陈希副部长一行在丁晓昌副厅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胡学同副主任、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孔德海书记、张旭翔院长的陪同下,考察了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SMT教学工厂和南京信息-中兴通讯3G通信学院。教育部领导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加强校企融合、以实体企业为载体建设真实环境实训基地、引导行业技术更新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创新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
(厅高等教育处)
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部长助理出席座谈会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刘桔副司长出席座谈会
省教育厅丁晓昌副厅长主持座谈会
出席座谈会的教育部领导及与会代表
出席座谈会的教育部领导及与会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