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健:建立以促学生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学校管理模式
“牢固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变革管理目标、内容、过程和方式,建立新的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努力形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价值取向的新型学校管理模式。”11月1日至4日,第五届江苏中小学校长国际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在论坛上对今后一段时期江苏省学校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围绕本届论坛的主题——“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管理”,沈健指出,近年来,江苏省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基础教育内涵发展,其重要举措之一是加强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指导,促进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如果以“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管理”的更高要求来衡量,江苏省中小学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在学校管理目标上,学生发展目标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学校管理方式上,学生个性差异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为此,沈健提出,江苏中小学校必须牢固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校管理工作要根据这一要求,变革管理目标、内容、过程和方式,建立新的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使学校的所有管理因素——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为学生发展服务;学校的全部管理过程从决策、目标、实施到评价,都要着眼于学生发展,为学生发展服务。学校管理的制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要服务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管理制度的实施,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彻底改变原来简单化、成人化、军事化的管理方式。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的发展需要,学校管理要区别对待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要相信学生不仅能够自觉遵守制度和规则,而且能够主动性、创造性地设计和执行制度和规则。
沈健强调,要实施扩大学生发展空间的学校管理策略,从外控的学校管理走向学生自我管理、同伴管理、小组合作管理,从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要通过课程的多样化,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进而充分挖掘学生发展潜能。要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个性化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而不是加以选拔和甄别。同时,要探索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学校管理方式。作为管理者的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使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学会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主成长;学生也应不断提高参与学校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参与学校决策、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能力和素养,在管理中培养爱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论坛期间,江苏省中小学校长国际论坛学术指导委员会还与澳大利亚中学校长联合会、澳大利亚独立学校校长联合会、美国独立学校校长联合会等签署合作协议,就校际合作项目、长短期学生互访项目、学生全方位教育、教师培训交流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据悉,2010年第六届江苏中小学校长国际论坛将在江苏省淮安市举办。
来源: 《江苏教育报》